什么是财产转移审计?相信大家对此都很陌生。不过,对于企业而言,其在经营期间的特定情形下,却会涉及到该项审计工作地开展。那么,有关于财产转移审计,企业需了解哪些事项呢?接下来,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与说明。
所谓“财产转移审计”,一般是指股东在公司投入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否已经登记、移交给公司、办理相关财产转移手续、办理财产转移手续、财产转移过程的专项审计。具体来说,有关该项审计,企业需掌握:
1、财产转移审计所需材料
这些材料主要包括:
(1)审计业务约定书;
(2)原始验资报告;
(3)原始资产评估报告;
(4)营业执照副本;
(5)在非货币资产产权转移之后登记的总账、明细账;
(6)记账凭证复印件和原始发票;
(7)在非货币资产产权转移之后,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;
(8)非货币资产产权转让协议;
(9)非货币资产的产权转让证明;
(10)股东会决议和章程;
(11)责任申明书;
(12)实物出资已被出售或作其他处理时,须提供销售发票、销售协议、完税证明以及实物已被处理的相关证明材料;
(13)房产证、土地使用证、专利证书和车辆行驶证等变更后的复印件;
(14)其它审计过程中所需材料。
2、财产转移审计开展流程
通常,企业开展该项审计,大致按照如下流程来进行:
(1)与专业审计机构确定合作意向,协商审计范围、费用及双方权责等,然后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;
(2)审计机构成立审计小组,就审核事项与企业进行沟通,并通知企业准备好必要的资料等;
(3)审计机构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,确认审计时间;
(4)发放《审计通知书》;
(5)审计人员入场,对企业准备的审计材料进行审查,并对期间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;
(6)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,形成审计报告初稿;
(7)与委托企业交换审计意见;
(8)出具正式财产转移审计报告。
至此,财产转移审计相关操作基本完成。
以上是对财产转移审计企业所需了解的相关事项介绍。在现实生活中,企业如若有着开展该项审计业务的需求,便有必要对文中介绍内容作具体把握!